發布時間:2019-04-17 熱度:
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五)
一、請問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是否只有四項服務對應的進項稅額允許加計抵減?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第七條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稱加計抵減政策)。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以下稱四項服務)取得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根據上述規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均可以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不僅限于提供四項服務對應的進項稅額。需要注意的是,根據39號公告第七條第(四)項規定,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二、稅收政策規定,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我公司未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主要生產13%稅率貨物,請問2019年4月1日后購進的農產品,能否在農產品購入環節直接抵扣10%進項稅額?
答:不能在購入環節直接抵扣10%進項稅額。根據現行增值稅政策規定,2019年4月1日后,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購入當期,應遵從農產品抵扣的一般規定,按照9%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如果購進農產品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則在生產領用當期,再加計抵扣1個百分點。
三、我公司未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農產品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請問可以按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嗎?
答:可以。39號公告第二條規定,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你公司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的3%征收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符合上述規定的,可以根據規定程序,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四、我公司適用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請問2019年4月1日以后,購進農產品適用的扣除率是多少?
答:《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2〕38號印發)規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為銷售貨物的適用稅率。39號公告第一條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上述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執行。因此,2019年4月1日以后,如果你公司銷售的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3%,則對應的扣除率為13%;如果銷售的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為9%,則扣除率為9%。
五、我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的農產品既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又用于生產銷售其他貨物服務,目前未分別核算。請問可以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嗎?
答:不可以。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37號)規定的原則,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既用于生產13%稅率貨物又用于生產銷售其他貨物服務的,需要分別核算。未分別核算的,統一以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注明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或以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六、請問39號公告中的幾項政策執行期限是一樣的嗎?
答:39號公告明確,調整增值稅稅率等多項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實施。除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外,其他政策沒有執行期限。
七、生活服務具體包括哪些?
答:39號公告第七條第(一)項規定,包括生活服務在內的四項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印發,以下簡稱注釋)執行。按照注釋的規定,生活服務是指為滿足城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類服務活動。包括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游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其他生活服務。
八、請問前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發生進項稅額轉出的,應在什么時間調整加計扣減額?
答:按照39號公告第七條第(二)項規定,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如果發生了進項稅額轉出,納稅人應在進項稅額轉出當期,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
九、我公司既從事國內貿易也兼營出口勞務,其他條件均符合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要求,但無法劃分國內業務和出口業務的進項稅額。請問我公司能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答:39號公告第七條第(四)項規定,納稅人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勞務和發生跨境應稅行為的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因此,如果你公司符合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條件,但無法劃分國內業務和出口業務的進項稅額,你公司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但應按上述規定計算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十、某納稅人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9年4月發生以前月份有形動產租賃服務中止,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16%),金額10萬元,稅額1.6萬元,應當如何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答:納稅人2019年4月開具原16%稅率的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納稅申報時應當按照申報表調整前后的對應關系,將紅字沖減的金額、稅額計入4月稅款所屬期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第1行“13%稅率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應列次。
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六)
一、A公司2019年4月1日后取得原16%、10%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可以抵扣?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第一條、第二條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已按原16%、10%適用稅率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按照原適用稅率開具紅字發票;開票有誤需要重新開具的,先按照原適用稅率開具紅字發票后,再重新開具正確的藍字發票。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未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需要補開增值稅發票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補開。
購入方納稅人4月1日后取得原16%、10%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按現行規定抵扣進項稅額。
二、我公司2019年3月份購入一間廠房,當月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在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勾選確認。請問辦理3月稅款所屬期申報時,該廠房的進項稅額可以一次性抵扣嗎?
答:不可以。《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第五條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2年抵扣。此前按照規定尚未抵扣完畢的待抵扣進項稅額,可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你公司3月份購入的不動產,屬于2019年4月1日前購入,應在3月稅款所屬期抵扣60%進項稅額,余下的40%進項稅額自4月稅款所屬期起將抵扣完畢。
三、加計抵減政策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請問該政策到期前納稅人注銷時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如何處理?
答:39號公告第七條第(六)項規定,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后,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前納稅人注銷,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同樣適用上述規定,不再進行相應處理。需要說明的是,此處加計抵減額的結余,包括正數也包括負數。
四、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是否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如何抵扣?
答:39號公告第六條規定,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以發票上注明的稅額為進項稅額。納稅人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暫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進項稅額:
1.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為發票上注明的稅額;
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的,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的進項稅額: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4.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五、我公司從事航道疏浚,是否屬于提供四項服務的范圍?
答:按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印發)規定,航道疏浚屬于“物流輔助服務—港頭碼頭服務”,屬于39號公告所稱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四項服務的現代服務范圍。
六、納稅人2019年3月31日前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4月1日后因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具體應如何處理?
答:該例中納稅人因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應分別按以下情形處理:
(一)銷售方開具專用發票尚未交付購買方,以及購買方尚未用于申報抵扣并將發票聯和抵扣聯退回的,由銷售方按規定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中填開并上傳《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并按照調整前稅率開具紅字發票。
(二)購買方取得專用發票已用于申報抵扣,或者購買方取得專用發票尚未申報抵扣、但發票聯或抵扣聯無法退回的,由購買方按規定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中填開并上傳《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銷售方根據購買方開具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按照調整前稅率開具紅字發票。
七、《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藥監局關于罕見病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24號)規定,自2019年3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罕見病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納稅人經營多種罕見病藥品,在選擇簡易計稅時,是需要對多種藥品同時選擇簡易計稅,還是可以對其中某種罕見病藥品選擇簡易計稅?
答:為充分保障納稅人權益,使納稅人能根據自身經營情況作出最優選擇,當納稅人同時經營多種罕見病藥品時,可以只對其中某一個或多個產品選擇簡易計稅。如某藥品企業同時生產A、B兩種罕見病藥品,經過計算,企業對A藥品選擇簡易計稅較為有利,但B藥品適用一般計稅辦法稅負更低,則企業可以僅對A藥品選擇簡易計稅。
八、適用《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藥監局關于罕見病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24號)政策的罕見病藥品清單今后會進行調整嗎?
答:《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罕見病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24號)第四條規定,罕見病藥品是指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注冊的罕見病藥品制劑及原料藥。罕見病藥品范圍實行動態調整,由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藥監局根據變化情況適時明確。未來隨著人們對罕見病的認知加深,以及對罕見病藥品的加速研發和審批上市,罕見病對癥藥品將逐步增加。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將根據情況適時對罕見病藥品實行動態調整。
九、某境外旅客4月1日來我國游玩,假定該旅客5月20日在北京某退稅商店購買了一套蠶絲睡衣,取得退稅商店當天為其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及退稅申請單。該旅客擬于7月10日從上海離境,其在北京購買的蠶絲睡衣能否在上海辦理離境退稅?
答:該旅客在北京購買的蠶絲睡衣可以在上海辦理離境退稅。按照離境退稅政策,境外旅客在全國任意退稅商店購物后,從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任意地區離境口岸離境,只要符合退稅申請條件的,均可辦理離境退稅。在本例中,北京、上海均為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地區。因此,該旅客離境時,其在北京購買的蠶絲睡衣,可以在上海離境口岸辦理離境退稅。
十、某納稅人2019年4月購進不動產,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已認證,發票上注明“金額1000萬元、稅率9%、稅額90萬元”,應當如何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答:39號公告第五條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2年抵扣。該納稅人在辦理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納稅申報時,應將購入不動產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份數,以及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稅額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第2行“其中:本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的對應欄次;同時,還需將上述內容填入本表第9行“(三)本期用于購建不動產的扣稅憑證”的對應欄次。
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七)
一、某納稅人2019年4月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1張,注明的票價2700元,民航發展基金50元,燃油附加費120元。請問該納稅人應當如何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答:按照政策規定,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需根據取得的憑證類型,分別計算進項稅額。其中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需要注意民航發展基金不作為計算進項稅額的基數。
因此,該納稅人在辦理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納稅申報時,應當將按照上述公式計算的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232.84元,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第8b欄“其他”“稅額”列,第8b欄“其他”“份數”列填寫1份,“金額”列填寫2587.16元。同時,還需將上述內容填入本表第10行“(四)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運輸服務”。
二、納稅人計算四項服務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來確定是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全部銷售額除一般項目外,是否包括即征即退項目的銷售額?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取得的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計算全部銷售額時,既包括一般項目的銷售額,也包括即征即退項目的銷售額。
三、我公司符合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4月1日以后取得了原16%、10%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其進項稅額是否可以計算加計抵減額?
答:39號公告第七條第二項規定,納稅人應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按照現行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你公司如果符合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4月1日以后取得16%、10%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要符合進項稅額抵扣規定,就可以參與計算加計抵減額。
需要提醒的是,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四、假設A企業2019年11月成立,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請問A企業能享受加計抵減政策嗎?
答:39號公告第七條規定,2019年4月1日后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A企業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的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可以享受加計抵減政策。
五、2019年3月我公司由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時,尚有未抵扣完的留抵稅額,請問如何處理?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8號)第四條規定,轉登記納稅人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轉登記日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核算。
六、總局即問即答中明確,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參與計算四項服務的比重。如果某企業2019年10月份被查補(評估)出所屬期2018年10月的銷售額100萬,該100萬是否可以作為2019年10月份的銷售額參與計算四項服務銷售額的占比?
答: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應作為查補稅款申報當月(或當季)的銷售額參與計算四項服務銷售額的比重。該例中,企業在2019年10月份被查補(評估)的100萬應作為申報查補(評估)稅款當月的銷售額參與四項服務銷售額的計算。
七、甲公司是乙公司在境外的全資子公司,甲公司無償借款給乙公司,請問乙公司需要代扣代繳增值稅嗎?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明確養老機構免征增值稅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20號)第三條規定,自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企業集團內單位(含企業集團)之間的資金無償借貸行為,免征增值稅。按照上述規定,乙公司不需代扣代繳增值稅。
八、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3萬元調整到10萬元后,住宿業、工業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是否需要達到10萬才能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等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號)第一條和《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等事項的公告〉的解讀》第二條規定,為了進一步便利小微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納入自開專票試點的行業中的所有小規模納稅人,均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受月銷售額標準的限制。也就是說,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含本數,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試點行業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選擇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按照有關規定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九、2019年4月9日起進境物品進口稅率做了哪些調整?
答: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稅委會〔2019〕17號),自2019年4月9日起,將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1、稅目2的稅率分別調降為13%、20%;將稅目1“藥品”注釋修改為“對國家規定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進口藥品,按照貨物稅率征稅”。
十、某境外旅客于2019年1月1日來到我國。當日,該旅客在寧夏某退稅商店購買了一批枸杞,取得退稅商店當天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及退稅申請單,發票注明稅率10%,價稅合計550元。3月15日,該旅客從寧夏前往北京,當日在北京某退稅商店購買了一件羊絨衫,取得退稅商店當天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及退稅申請單,發票注明稅率16%,價稅合計1160元。2019年4月11日,該旅客從上海離境。請問(1)該旅客從上海離境時,是否可以申請離境退稅?(2)如果可以申請離境退稅,退稅物品的退稅額是多少?
答:(1)該旅客購買的羊絨衫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按照《財政部關于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告2015年第3號)的規定,境外旅客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從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其他地區離境,符合退稅申請條件的,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境外旅客申請辦理離境退稅,需滿足“離境日距退稅物品購買日不超過90天”的條件。按照上述規定,本例中旅客從上海(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地區)離境時,其自寧夏購買的枸杞,因離境日距離購買日已超過90天,不能申請辦理離境退稅;其自北京購買的羊絨衫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
(2)如經審核無誤,在不考慮退稅代理機構手續費的情況下,該旅客可獲得的退稅額為127.6元。按照39號公告的規定,2019年4月1日起,適用13%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11%。2019年6月30日前,按調整前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前的退稅率。按照上述規定,本例中該旅客可取得的退稅額=羊絨衫的銷售發票金額(含增值稅)*退稅率=1160*11%=127.6元。
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八)
一、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應在年度首次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請問手續怎么辦理?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第八條規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應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或前往辦稅服務廳)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
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聲明時,系統將自動顯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納稅人選擇政策適用年度和所屬行業,錄入計算期內四項服務的銷售額和總銷售額后,信息系統將幫助納稅人自動填寫其他內容。納稅人在確認相關信息準確無誤后,即可提交聲明。納稅人到辦稅服務廳提交聲明時,稅務部門會提供免填單服務,納稅人只要將上述4項信息告知窗口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預填好聲明內容,交由納稅人確認,如果信息準確無誤,納稅人蓋章后即可提交。稅務部門將在4月底前完成相關系統功能改造,待系統升級后納稅人就可以通過上述兩種途徑提交聲明。
二、假設A企業2019年11月成立,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請問,為判斷2021年是否能享受加計抵減政策,計算2020年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時,2020年1月份的銷售額是否參與計算?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第七條規定,2019年4月1日后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納稅人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后,當年內不再調整,以后年度是否適用,根據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該例中,為判斷2021年是否能享受加計抵減政策時,2020年1月份的銷售額應參與計算2020年四項服務銷售額的占比。
三、假設某公司2019年已適用加計抵減政策,但由于2019年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未達標,2020年不再享受加計抵減政策。請問,該公司2019年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在2020年發生進項稅額轉出時,需要納稅人在2020年繼續核算加計抵減額的變動情況嗎?
答:39號公告第七條規定,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后,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因此在政策到期前,納稅人應核算加計抵減額的變動情況。該例中,如果納稅人2019年有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可以在2020年繼續抵減;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在2020年發生進項稅額轉出時,應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
四、A公司2019年4月1日成立并登記為一般納稅人。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取得了進項稅額但銷售收入為0。2020年3月至5月發生銷售行為,且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請問該納稅人2019年和2020年是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如果適用,可否補提2019年的加計抵減額?
答:39號公告第七條規定,2019年4月1日后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相關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如果納稅人成立后一直未取得銷售收入,以其首次取得銷售收入起連續三個月的銷售情況進行判斷。該例中,2020年3-5月的四項服務銷售額占比超過50%,2020年可以享受加計抵減政策。39號公告規定“納稅人可計提但未計提的加計抵減額,可在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當期一并計提。”,A公司自2019年4月1日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可計提但未計提的加計抵減額可以補提。
五、我公司是按季申報的小規模納稅人,2019年4月在異地從事建筑工程,4月份收入12.8萬元,請問當月是否需要在異地預繳增值稅?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號 )第一條和第六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稅。按照現行規定應當預繳增值稅稅款的小規模納稅人,凡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無需預繳稅款。你公司是按季申報的小規模企業,4月份收入沒有超過30萬元,當月不需在工程所在地預繳增值稅。
如果你公司4-6月在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工程收入超過30萬元,應按建筑工程收入全額預繳增值稅;如果4-6月未超過30萬元,仍不需在工程所在地預繳增值稅。
六、D公司2019年2月從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后,2019年5月份發生一筆2018年12月份的退貨,請問如何計算應納稅額?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8號)第五條規定,轉登記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期間銷售或者購進的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調整轉登記日當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如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小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多繳稅款,從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中抵減;不足抵減的,結轉下期繼續抵減;如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大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少繳稅款,從“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中抵減;抵減后仍有余額的,計入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一并申報繳納。
D公司5月份確認退貨時,應調整2019年2月稅款所屬期的申報表,重新計算應納稅額,與原2月份的應納稅額比較,比較結果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七、某境外旅客2019年4月1日來我國游玩。2019年4月3日,該旅客在北京A退稅商店購買了一件羊絨衫,取得退稅商店當天為其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及退稅申請單,發票注明稅率13%,價稅合計1130元;同日,在B退稅商店購買了一批中藥飲片,取得退稅商店當天為其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及退稅申請單,發票注明稅率9%,價稅合計218元。4月8日,該旅客從北京前往上海,次日從上海離境。請問(1)該旅客從上海離境時,是否可以申請離境退稅?(2)如果可以申請離境退稅,退稅物品的退稅額是多少?
答:(1)該旅客購買的羊絨衫可以申請離境退稅。按照《財政部關于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告2015年第3號)的規定,境外旅客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從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其他地區離境,符合退稅申請條件的,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金額達到500元人民幣的,方能申請離境退稅。按照上述規定,本例中旅客從上海(已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地區)離境時,其自北京購買的羊絨衫,可以申請離境退稅;購買的中藥飲片不能申請離境退稅
(2)如經審核無誤,在不考慮退稅代理機構手續費的情況下,該旅客可獲得的退稅額為124.3元。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的規定,2019年4月1日起,適用13%稅率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物品,退稅率為11%。因此,本例中該旅客可取得的應退稅額=退稅物品銷售發票金額(含增值稅)×退稅率=1130×11%=124.3元。
八、自2019年4月9日起,進境物品進口稅調整的范圍和幅度?
答:自2019年4月9日起,進境物品進口稅調整包含食品、飲料、藥品、紡織品、電器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主要是涵蓋在進口稅稅目的稅目1和稅目2中,這兩個稅目的進口稅稅率分別由之前的15%調到13%、25%調到20%,降幅分別為13.33%和20%。
上述進口稅率調整主要側重食品、藥品等基本消費品,適當降低這些商品的進口稅率,能給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多攜帶應稅物品消費的選擇,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豐富人們的基本生活。
九、我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2019年3月份銷售收入9萬元,當月因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萬元繳納稅款300元,4月份發生退貨,請問如何處理?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號)第八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已經繳納的稅款,在增值稅專用發票全部聯次追回或者按規定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后,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
十、請問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可以勾選哪些增值稅發票?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等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號)第二條規定,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可以使用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查詢、選擇用于申報抵扣、出口退稅或者代辦退稅的增值稅發票信息。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責任編輯:易敏敏 (010)6193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