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25 熱度: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把稅企雙方的數據資源整合起來,及時、有效地對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預警?廣東省稅務部門與美的集團聯合開發的稅務風險防御系統(英文名稱Tax Risk Defense System,簡稱TRD系統),用事實說明“一切皆有可能!”目前,包括南方航空、新華粵石化等在內的一些知名大企業,均提出了合作開發意向。
廣東省內的22家大企業,來到美的集團交流TRD建設經驗。 資料圖片
探索:共同的目標讓稅企攜手創新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在過往的40年間,一直秉承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而廣東省稅務部門在開拓創新上,也始終不遺余力。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順德區,是廣東省制造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素有“中國家電之都”的稱號。中國家電行業龍頭企業美的集團,總部就位于順德區。而TRD系統,正是由國家稅務總局佛山市順德區稅務局和美的集團攜手合作,共同建成的。“有了TRD系統,企業相當于把一套智能風險診斷儀器搬回了家,可以隨時開展健康體檢。”一位業內人士說。
順德區稅務局副局長李賓向記者回憶,TRD系統的建設可以追溯到2016年1月。彼時,他們在工作中發現,無論稅務機關還是大企業,在開展稅務風險管理時,均面臨著不少“痛點”:對于稅務機關來說,一般只能收集到企業的納稅申報表、財務報表等數據,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數據不能完全了解,無法全面分析風險隱患,只能以抽查應對的方式為主,風險管理的質效不高;對于大企業來說,由于沒有合適的抓手,未能準確掌握識別風險的方法,只能去被動應對,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終又收效甚微。
順德區稅務部門與美的集團都認為,在防控稅務風險這一目標上,稅企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稅務機關有提升管理水平的需求,企業有增強合規性的需求,共同的目標使得順德區稅務部門與美的集團,很快達成了合作共治風險的共識。隨即,稅企雙方攜手開展了數據源開發、企業ERP系統改造、系統基礎搭建和核心指標開發等工作。在此過程中,廣東省稅務局高度重視,省級大企業稅收服務與管理部門多次實地調研系統開發建設需求,并在開發過程中給予政策指導和數據支持。經過一年多緊鑼密鼓的建設,2017年8月,TRD系統正式在美的集團上線應用。
記者了解到,美的集團上線的TRD系統,主要具備底賬應用、自動報稅、風險預警和出口退稅四大核心功能。其中,底賬應用功能非常富有創新性,在幫助企業解決一系列發票管理“痛點”問題上,發揮了強大作用。李賓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稅務機關與大企業之間存在數據“孤島”,沒有進行有效互聯和整合利用,而TRD系統通過建立連接接口,將稅務機關電子底賬中涉及美的集團的數據,及時傳送給企業,可以幫企業實現自動化入賬,防范虛假發票和重復報賬,杜絕后期可能發生的發票異常情況,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和核算工作的效率。
記者感觸很深的另一項功能,是風險預警功能。在建設TRD系統過程中,稅務機關結合行業情況和企業特點,幫助美的集團梳理了內控指標、征管指標、稅源指標等五大類共計51項指標,內嵌于系統中,實現了全稅種、全流程、實時性稅務風險防控。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一旦突破風險指標值,系統就會實時進行預警提示,并輔助企業立刻糾正,防止風險發生。同時,系統還會向稅務機關輸出風險報告,稅務機關可根據風險的不同等級,開展針對性管理舉措。
此外,自動報稅功能和出口退稅功能,也讓人印象深刻。據了解,自動報稅功能可以從企業內部的ERP、HFM等系統自動取數,并結合“金三”系統、報關系統等企業外部系統的相關數據,“一鍵生成”納稅申報表,有效提升企業納稅申報的準確性、規范性和便捷性。通過出口退稅功能,可以將取數來源進一步拓寬至海關、電子口岸、外匯管理與物流等其他部門,從而對涉稅數據進行廣泛整合,實現了出口退稅業務的申報輔助、辦稅提醒、單證備案管理和風險防控,大大減輕了企業辦理退稅業務的工作量。
“目前,TRD系統的功能還在持續拓展和優化,未來遠遠不只這四項核心功能。”李賓表示,稅企雙方將持續攜手合作,不斷根據實際需求創新功能設置,以持續提升企業的風險防控水平,持續優化稅務機關的風險管理。
應用:中等以上稅務風險再沒發生
那么,企業使用TRD系統的實際效果如何呢?
記者了解到,TRD系統在美的集團上線不久后,就發揮了強大作用。當時,企業正進行一次稅額較大的房產稅申報,TRD系統自動抓取房產原值、土地使用權原值等數據,與申報表進行比對分析,結合內嵌的風險指標開展綜合計算,識別出存在申報不準確的風險,并立即發出了風險預警。財務人員收到風險提示后,迅速進行分析核實,結果發現確實漏報稅款845萬元。企業立刻進行了調整,及時防范了更大稅務風險的發生,從而避免了相應損失。
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不僅是申報,在發票管理上,他們也受益匪淺。上線TRD系統之前,企業的財務人員需要手工錄入發票,每張發票要輸入號碼、金額、稅額等6個字段,平均耗時5分鐘;而通過TRD系統的底賬應用功能,只需簡單輸入發票號碼,依托稅務機關的電子底賬系統,所有票據信息就可以自動帶出,前后耗時不到10秒。與此同時,系統還具備真偽查驗、進項抵扣等功能,不再需要人工開展驗真、查重等工作。這些功能使得原本整個財務部門要忙碌一天的發票工作,如今只需一個人就能在片刻間輕松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讓美的集團有關負責人沒有想到的是,TRD系統上線后,不僅有效防控了稅務風險,而且也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了參考借鑒。比如,針對發出商品的風險,TRD系統專門設置了風險指標,當期末發出商品占當期銷售收入比重過高,偏離合理范圍時,系統就會發出風險預警。企業在進行核查時,就可以參考數據間的差異,進行深入分析:為何發出商品的價值很高,但當期實現的銷售收入卻較低?是在途運輸產品過多、海外訂單積壓港口未及時報關,還是客戶未及時簽收貨物?查找到原因后,企業就可以及時在經營上進行調整改進,從而促進業務穩健增長。
“TRD系統功能強大,很契合實際需求,發揮的作用也非常顯著。”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TRD系統運行至今,幫企業精準攔截了許多風險事項,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也由以往稅務機關事后發起、企業被動應對,提升到事前、事中管理,及時避免了滯納金、罰款、信用評級下降等損失。自TRD系統上線以來,企業再沒發生過中等級別及以上的稅務風險,內控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高。
推廣:一些知名企業表達開發意向
從順德區發源、起步的TRD系統,日漸煥發“溢出效應”,正不斷向其他地區擴展應用。記者了解到,包括南方航空、新華粵石化等在內的一些知名大企業已經表達了合作開發意向,而多個省份的稅務機關也“組團”前來考察交流。那么,TRD系統為何能夠引起這些大企業的廣泛關注?是否具備推廣的價值?
一位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企業的業務覆蓋領域大,跨越地域廣,涉稅種類多,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本就十分復雜。加之企業稅務風險的形成,既有生產經營全業務鏈的內部因素,又有外部的政策和監管因素,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方面,企業對政策口徑的把握缺乏權威性,不能準確掌握判斷風險點的方法,經常只能等待稅務機關的風險提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順暢高效的數據交換機制,企業也較難獲取到稅務機關的數據資源,只能基于自身的業務數據去開展風險防控工作,無法認清風險的全貌、進行全流程防控。這些因素疊加起來,使得大企業在稅務風險防控上,多是被動應對,無法主動作為。
廣東省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局長陳挺告訴記者,在建設TRD系統過程中,稅務機關在確保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將開票方或收票方為美的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電子底賬數據向企業適度開放,打破了稅企之間的數據藩籬,幫助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理;而通過共同研討協商,稅企雙方形成了一套覆蓋企業經營全過程、全稅種的風險指標,通過將其嵌入企業經營管理系統,實現了稅務風險的全流程、全鏈條和實時性防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TRD系統幫助大企業很好地解決了上述“痛點”問題。從最終效果上看,以稅企雙方的數據資源和有效的風險指標為抓手,企業就有能力進行“自我把脈”,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自行開展風險排查、預警提示和內控完善,從而實現了遵從意愿和遵從能力的雙提升。
“實際上,TRD系統建設背后,貫穿著‘共享、共建、共治’理念。”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稅企雙方通過共享數據資源和防控經驗,以攜手合作的方式來共同推進、不斷完善系統建設,最終實現稅務風險的共同治理,增進稅企之間的平等互信關系,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一旦樹立并秉持了這種理念,TRD系統推廣起來并不困難。正因為TRD系統能夠解決大企業在稅務風險防控上的一系列“痛點”問題,且并不難借鑒和復制,所以不少大企業表達了合作建設的意向。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推廣TRD系統,不斷拓寬TRD系統的適用對象,并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大企業服務和管理工作質效,打造稅企共建共治共贏新格局。”陳挺說。
本報記者 康曉博
來源:中國稅務報
責任編輯:易敏敏 (010)6193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