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21 熱度:
企業利潤率只達到同業一半,部門主管卻用個人賬戶給員工發工資……反常行為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真相?
近期,寧波市稅務機關根據個人所得稅核查時發現的線索,追蹤調查,破獲一起設計公司偷稅案件。L設計公司通過虛開發票報賬偷逃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稅費合計1845.72萬元。針對企業違法行為,稅務機關依法對其作出補繳稅費,加收滯納134.79萬元,罰款705.71萬元的處理決定。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可疑工資表牽出“小金庫”
不久前,寧波市稅務機關稽查部門對L設計公司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情況實施檢查時,發現了企業兩份工資獎金發放明細表,其中一份的數據與賬冊和報表記載的相同,但另一份的數據在賬冊和報表中都沒有記載。檢查人員懷疑該企業通過私設“小金庫”的方式,支付員工工資及獎金,以達到少扣繳個人所得稅目的。
深入檢查后,檢查人員發現,企業這份可疑報表中,疑似“小金庫”的資金來源有些蹊蹺。這些資金均來自L設計公司9個業務部門負責人在銀行開設的個人銀行卡賬戶,2012年~2013年間,企業通過這9張個人銀行卡累計發放工資、獎金達3000多萬元。
部門負責人卡上的巨額資金從何而來?
稽查部門針對9張銀行卡作了進一步核查,發現兩年間有大量資金從上海、杭州、江蘇和江西等地匯入9張卡,隨后資金就作為工資、獎金分散轉入企業員工個人銀行卡中。
而從L設計公司賬面記載信息分析,上述匯款地區有一些建筑設計單位與L設計公司存在業務往來。檢查人員懷疑,L設計公司可能存在隱瞞收入,或虛開發票套取資金發放員工工資獎金逃避納稅行為。檢查人員決定立即對該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繳納情況實施調查。
2高收入低利潤疑點重重
在對企業再次實施檢查之前,檢查人員利用金稅三期系統與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信息,對L設計公司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該公司在寧波設計行業中規模中等,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主要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和風景園林工程設計,2012年和2013年的營業收入均過億元。
設計行業是高附加值行業,具有低物耗、高收入特征,企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是設計人員工資獎金。因此,按經營常規,該企業工資支出比例理應遠高于其他行業。然而企業報表顯示,該企業與其他行業在工資支出方面的差別并不明顯,而且企業的年利潤率低于10%,與建筑設計行業20%左右的平均利潤率相比,明顯偏低。
這些疑點,加上之前檢查中發現的企業可疑“工資獎金發放明細表”和個人賬戶交易數據等信息,檢查人員認為,L設計公司在企業所得稅繳納方面有較大違法嫌疑,決定通過調閱企業資料、實地檢查,以及檢查企業賬戶和外調取證等方式對該公司實施延伸調查,重點對企業工資獎金計提發放情況、發票收受情況、收入和成本列支情況等方面進行檢查,首先核查9張個人銀行卡資金來源,查證上海、杭州、江蘇和江西等地的建筑設計單位,是否與L設計公司存在賬外業務往來,尋找企業涉稅違法證據。
3海量數據中的隱秘資金流
隨后,檢查人員調取了L設計公司2012年~2013年的賬證資料,結合L公司銀行賬戶信息、9張企業主管個人銀行卡交易明細中的部分匯款方信息,對該公司位于上海、杭州、江蘇和江西等地的企業客戶進行了針對性分析和核查。
檢查人員發現,這些建筑設計單位曾以設計費的名義向L設計公司開具發票,L設計公司以銀行轉賬方式向對方單位賬戶付過業務款,但對方每次在收款后不久,都會將相近金額的資金匯入L設計公司部門負責人的9個銀行卡賬戶中。
依據資金流初步核查結果,檢查人員認為,L設計公司具有收受虛開發票套取資金發放員工工資獎金,偷逃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重大嫌疑。通過對L設計公司接受發票信息和企業主管個人銀行卡信息的梳理,檢查人員鎖定了19家單位開具的33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和33份普通發票,涉及金額3252.37萬元。
隨后,檢查人員要求L設計公司提供與19家企業開票業務相關的工程設計合同、設計方案和圖紙等業務資料,但L設計公司人員以各種理由推諉、拖延,始終拿不出相關資料。
為進一步取得翔實證據,完善證據鏈條,檢查人員提取了19家開票公司收款賬戶、L設計公司付款賬戶,以及與L設計公司9個部門負責人的個人銀行賬戶有收支往來的共75個賬戶6700多條交易信息,逐一進行清查分析。
經過歷時4個多月時間的清分、核查,檢查人員確認,L設計公司接受上游位于上海、杭州、江蘇和江西等地的19家企業發票并支付業務款后,對方會扣除總金額占比6%左右的款項,并將余款匯入L設計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的9個銀行卡中。不久,這部分資金就由部門負責人銀行卡轉至L設計公司其他員工個人賬戶中。
4外調取證戳穿虛假業務
為了進一步完善證據鏈條,檢查人員對L設計公司位于上海、杭州、江蘇和江西等地的19戶上游開票企業進行外調。其中,對開票金額較大的5家單位派員實地外調,其余14家單位發函委托協查。實地外調和委托函調結果顯示,19戶上游開票企業均因經營異常,已被當地稅務機關列為非正常戶,企業經營人員已失聯。
檢查人員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分別對L設計公司法定代表人黃某、財務經理魏某,以及該公司9個業務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進行了詢問,面對檢查人員出示的確鑿證據,黃某、財務經理魏某等人無法自圓其說,承認了通過虛開發票方式套取資金,發放員工工資獎金偷逃稅款的違法行為。
結合外調證據和涉案人員的言證,檢查人員還原了L設計公司虛開發票逃稅的過程:該公司下設9個業務部門,部門之間業務相互獨立,采取自行核算方式運營。為了少繳個人所得稅,各部門負責人以開設個人銀行賬戶的方式私設“小金庫”,通過虛構業務、虛開發票報賬的方式,套取資金賬外向部門員工發放獎金,以此逃避納稅。
經查,L設計公司在檢查期間,通過虛構經營業務,以支付開票費的手段,取得上海Z建筑設計事務所等19家單位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3份、增值稅普通發票33份,合計金額3252.37萬元;取得余姚市J服務部等4家單位虛開的增值稅普通發票54份,價稅合計171.38萬元。此外,企業還通過將取得的設計費、咨詢費、利息收入等不入賬的方式,隱匿收入共1060.96萬元。通過這些違法行為,L設計公司共少繳增值稅141.05萬元、營業稅42.65萬元、企業所得稅1112.97萬元、各項附加稅費23.57萬元,合計少繳稅費1320.24萬元;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525.48萬元。
針對企業違法行為,寧波市稅務機關依法對其作出補繳稅費,加收滯納金134.79萬元,罰款705.71萬元的處理決定。目前,各項稅費、滯納金和罰款已全部入庫,該案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稅案評析
明確設計項目的成本界限
寧波市稅務局稽查局局長 石惠明
本案是一起建筑設計企業偷逃稅款的典型案例。涉案企業通過虛開發票、虛構業務等方式套取資金,隱匿收入,逃避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本案以個人所得稅檢查中發現的疑點為線索,深查細挖,最終查實企業其他稅種申報存在的問題,擴大了檢查戰果,是各稅種聯合查處的成功案例。
在本案的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較好地把握了兩個要點:一是找準了稅種間關聯關系。本案中,檢查人員準確把握住了個人所得稅與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之間存在的關聯性,以個人所得稅繳納疑點為線索,開展關聯分析,迅速啟動各稅種關聯檢查,為徹查企業違法問題創造了條件。
二是找準了案件的突破口。檢查人員一開始就把檢查重點放在梳理資金流向上,將企業虛開發票資金流、發放工資獎金的資金流串成一個完整鏈條,并將這條資金鏈作為調查取證的支點,一方面,用證據突破涉案人員的心理防線,使詢問核查取得重要突破;同時,資金鏈各環節都與外調、函調結果相互印證,形成了完善的證據鏈。
設計行業是一個低物耗、高收入、高利潤的行業,本案企業這種利用虛開發票入賬套取資金發放工資獎金逃避納稅的現象,在設計行業中并不少見。為此,稅務機關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加強行業稅收監管。
合理設置要素監控指標。針對設計行業特點,可以設置人均薪金指標、薪金營收比例指標、利潤率指標和人均營收指標等監控指標,征管部門定期抽取數據進行分析監控,以此強化日常預警管理。對指標偏離幅度超過限值的企業,督促其開展自查;企業對疑點無法合理解釋的,移送評估部門實施納稅評估;核查過程中如發現涉嫌虛開發票線索的,移送稽查部門立案檢查。
加強企業成本支出與項目的關聯度分析。可要求企業按設計項目歸集成本費用,特別是人員工資獎金、委托設計費等主要成本費用,必須分項目單獨核算。這樣,不但可清晰顯示企業每個項目收支盈虧,防止企業在各個項目成本間調劑作假,并且能使項目中各項費用的配比更加明晰,形成行業配比指標,使費用反常的企業項目凸顯,提高疑點項目識別精準度。此外,由于設計企業每個設計項目都對應一個明確的項目委托人,強化企業分項目成本管理,還能在日常監管和檢查中,快速找到某項成本費用對應的項目委托人,通過對委托人實施外部調查,校驗費用支出的真實性。
本報記者 施斌 通訊員 張群峰 林覺慈
來源:中國稅務報
責任編輯:易敏敏 (010)61930075